那三个从沪西带回来的汉奸,蒲素始终懒得搭理他们。每天就是三顿糙米饭和一些盐粒子吊着他们的命,连萝卜干都不给,另外每人每天一碗水,一滴都不多给。这三个家伙都有倒戈叛变的经验,所以他决定先耗着他们,弄个半死不活再说。什么时候准备要去76号了,什么时候再开始提审。
他现在主要的还是先搞好内部建设。这些白俄队员确实远超他的想象,码头之战虽然他没亲历,但是光看装了防护的卡车被重机枪子弹打成那样也足够触目惊心,虽然公共租界对他们的伤亡闭口不谈,但是被击毁两辆装甲是事实,光是这两辆装甲就有四名成员。
虽然夜色里的交火,其余对他们的杀伤到底有多大,阿廖沙这边也无法统计,只是五马路那一队小队被卡车的一阵扫射,放倒了十来个美国人,这是事实。
而他们这边虽然也有两个重伤,剩下的五个都是轻伤,现在都可以下地走动了。相比起来,损失肯定比对面小,而且是在面对装甲的劣势之下。对方如果不出动装甲,那一晚不说毫发无伤,起码也没什么危险。
让蒲素动容的不仅是强悍的战力,而是他们的执行力。完全不打折扣,不管遇到什么复杂情况和困难都坚持执行之前的计划。其实在没有指挥官现场指挥的情况下,战士们这个选择无疑才是最正确的,只不过懂得这个道理的士兵并不是很多。
这些经历过残酷内战的残兵,深谙战场生存之道只是一个方面,最重要的是对同伴的信任。那种敢于将性命托付的那一份信任。
地库里技师两个技师正在焊接装甲,现在材料充足,蒲素的意思是把所有车辆全部重新安装钢板。只剩下那辆青帮卡车,稍微做个修补,然后换个车漆,让老任给车子上一块法租界的车牌。以后可以装卸正常货物,大白天也可以开出去。
而其他卡车不用说了,现在只要白天开出去就是开战,哪怕晚上,也是能不用就尽量不用了。只不过老任用法币开路从法籍士兵那里弄来四箱,总共八挺法国哈奇开斯M1914重机枪。包括数千发子弹,解决了重火力不足的情况。
M1914哈奇开斯重机枪采用导气式工作原理,气冷式,只能进行连发发射。供弹具为24发或30发刚性弹板。M1914哈奇开斯重机枪优点在于结构简单,零部件数量少,在各种恶劣环境下的射击可靠性好,威力大。
但该枪质量超过49kg,机动性差。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法国开始对M1914哈奇开斯重机枪进行改进,改进型的重机枪的生产一直持续到1940年6月法国被占领才停止。口径8毫米,全枪长1440毫米,全枪质量49千克,初速804米秒,弹版供弹,表尺射程2000米。
这一批都是最新到达上海的改进版M1914,实际上法籍士兵现在陆续回国参战。现在是三月份,实际上没有几个月法国就被德军占领了。
所以趁着公董局内部出现了混乱,老任在蒲素的授意下借着这个机会后来从公董局武装中弄出大量军火,甚至还有陆军大杀器。
M1914哈奇开斯重机枪因为重量太大,从而机动性差的缺点,对于蒲素他们的卡车和要塞安装根本不存在问题。原本卡车的使用就是固定在车厢滑轨,在前面开路和后面殿后用,而安装在街区制高点上的重机枪更是固定机枪阵地,完全不需要移动。
大宅原本就有六具Gr.W.34型80mm迫击炮。该型炮身管长1143mm,重57kg,其中身管重19kg。炮口初速172ms,最大射程2400m,最大散布直径为65m。
Gr.W.34的主要配用弹种主要是Wurfgranate34,该弹长329mm,重3.5kg,弹径81.4mm,内装炸药0.55kg。炮弹都装有长杆引信,使用这种引信,弹体可在距离地面一定高度的地方爆炸,造成空炸效果。
蒲素已经布置了一个迫击炮阵地,可以说现在的要塞是真正的要塞。街区重新规划时也故意做了几道看上去是为了美观的混泥土花台,其实是为了阻碍装甲车的路障,一旦装甲车开进被这些混凝土花台阻挡,就只能是迫击炮的活靶子。
蒲素已经事先按照参照物固定了标尺,装甲车只要到达这几个位置,炮手只需要无脑装填炮弹发射就行,保证百发百中。
也就是说迫击炮只打固定位置,不需要观测坐标和方位。城市地形下,想要打中移动目标,理论上来说只能靠运气。野外可以实施集群火力覆盖,打中一个是一个,在城市里周围都是自己家属不可能随意发射这种打范围杀伤武器的。
其实在要塞他只布置了四具迫击炮,还有两具搬到了卡车上。万一遇到硬茬子,需要对攻也能起到摧毁对方阵地的作用。
而至于对方移动中的装甲坦克,在没有动用烟土交易的情况下,现在交易烟土十分冒险,所以阿廖沙让手下去万国商团用法币和他们交易了两具“博伊斯”型反坦克枪。此时留驻上海的英军分批回国参加二战,军火管控和法租界相比更加混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