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直道:“好一个沈希仪,有胆子,毕其功于一役,不胜则亡,真是有胆魄啊。”
“不过,你当初不敢与俞大猷对战,现在就敢与我打,是不是看不起我汪某人啊?”汪直心中暗道。
明军的舰队,不归他管,他不没有在意,他唯一在意的是在沈希仪的心中,自己不如俞大猷。
不管他愿意不愿意。
朱厚煌树立起他与俞大猷两个山头之后,他即便与俞大猷的关系再好,也不得不对立起来,无他,就是因为利益。
别的不。
单单几点,作为在雍军之中,与俞大猷一个资历的将领,现在吴明成为枢密使,而谁都看的出来吴明这个枢密使,不过是一个过渡而已。将来的一任枢密使,定然是在汪直与俞大猷之间产生了。
东雍的体制决定了,很多时候枢密使比丞相更有权势。这样主持一国大略的机会,谁先放弃,谁都不想。
枢密使不过是一个极赌比喻。
而雍军就这么大,两个人年纪相仿,势力在朱厚煌的平衡之下,各有各的班底,都不是一个人,即便是他个人不想,他能挡住自己的部下不想吗?
时间一长,再好的关系,也变得不好起来。
汪直道:“全军准备出战。”
但是汪直也不得不承认一件事情,沈希仪这一击打的非常准。他有一点轻敌了。
他虽然有诱敌之策,但是诱饵太大了一点。在他想来,他放个这么大的港口给沈希仪,沈希仪一定后面运来足够的兵力之后,再发起进攻。
万万没有想到,沈希仪简直是一个亡命徒,一上来,就准备赌命。
而偏偏汪直现在的底牌并不是不是太足的。
汪直麾下不过,二万余。大约四个营左右而已。
这些营,还都是一个雍军营拆开,与北港的县兵的混编出来的。战斗力与陈钊营相差不大。武器装备也多以冷兵器为主,火器的准备不足。
而对面的浙军,大概有三万以上,具体多少,斥候看不出来,双方在铁场之南战斗,各投入数千兵力,
现在双方在数量之上,是沈希仪占优势。
不过汪直,觉得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事,无他,汪直鄙视浙军的素质,还不如雍军县兵的。
即便如此汪直也不高兴,知道在战略方面,是被沈希仪算计了一把,让他不得不被动应付。其实已经是落了下风,输给沈希仪一眨
喜欢大明雍王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大明雍王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