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不管怎么,都无法忽视沈希仪在军中的威望,否则,杨一清不会亲自调动军中的派系之争。
杨一清已经有了决断,与东雍这一仗胜利之后,就是沈希仪调往九边的时候。
沈希仪之后,就是徐海。
按理徐海不能与前两者相提并论。
张经与沈希仪之间有差距,今后的成就也有差距,但是都是大明可以信任的人,一个是进士出身,一个世袭指挥使出身,可以是苗根正红。但是徐海是什么人。不过是一个海盗出身的将领,怎么能参与这么重要的会议。
杨一清也是没有办法啊。
谁叫从郑和太监之后,百余年之间,水师断代严重之极。如果陆上主将,还可以想一想,挑一挑,而水师将领,连想一想,挑一挑的想法都没有,因为压根都没有人。
杨一清也想从沿海卫所之中,找出几个人才,也不知道杨一清的选拔措施有问题,还是卫所之中真的没有精通海战的人才,杨一清绕了一个圈,最后必须倚重徐海。
徐海也算争气,一方面他在水战之上,还真有一套,打海盗的时候,胜多败少,另一方面,他会做人,大笔大笔战利品,都进入了杨一清的手郑
杨一清不在乎这些,不客气的,人家进入过内阁,做过大明最顶级的官员,家中虽然不少豪富,但也足够用了,他想要什么钱,他杨一清的名头就能换出钱来了。人家不在乎钱,但是徐海这种懂事的孝敬,却让人很舒服。
既然徐海这么懂的做人,杨一清就给徐海一次机会,让徐海统领所有水师,不管短短数年之内,浙江一带的水师力量翻了好几翻,杨一清也给水师之中,塞了不知道多少沙子,但是徐海算是坐稳了水师统领的位置。几乎掌管所有的海上力量。
而攻打的东雍,万万是不可能少了水师,所以现在商量计划的时候,万万不可少了徐海,所以此刻,这里只有这几个人,却已经代表了大明东南所有军事力量。
喜欢大明雍王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大明雍王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